|
|
|
您当前的位置:本地通首页 > 本地文化 > 在蒙活动的外籍名人

在蒙活动的外籍名人

关键词:外籍/活动    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
  • 相关机构: 蒙山
  • 电 话:
  • 网 址:http://
  • 感谢 mengshanccoo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
  • 点击率:1480

    已有1网友参与纠错

洪秀全

洪秀全(18141864),生于广东花县(今广州市花都区)。道光年间屡应科举不中,就吸取基督教义中的平等思想,创立拜上帝会,撰写《原道救世歌》以传教,主张建立“天下为公”的理想社会。

1851111日,洪秀全发动金田起义,随后称天王。同年9月,率军攻克永安州(今蒙山县)。洪秀全在永安州封王开国,创立天朝。次年突围北上,1853年定都金陵,称天京。洪秀全在天京颁布《天朝田亩制度》,试图建立“无处不均匀,无人不饱暖”的社会。1863年冬,天京被清军围困,粮尽援绝,洪秀全拒绝李秀成突围的建议,固守天京。186461日,病逝于天京。所著诗文及诏旨、文告等多收入《太平天国》及《太平天国史料》等书中。

洪秀全早年怀抱美好的理想,发动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农民起义,可惜定都天京后日益腐败,和自己的理想背道而驰,给后人留下深刻的教训。

冯云山

冯云山(18151852),广东花县(今广州市花都区)人。自幼喜欢经史、天文、地理,曾参加科举考试,后在村中设馆授徒,以塾师为业。

1843年,洪秀全在家乡创立拜上帝会,冯云山是他的忠实信徒。冯云山到广西贵县宣传拜上帝教,吸收杨秀清、萧朝贵等大批信徒。1851年,参与领导金田起义,任前导副军师,领后军主将。在永安州(今蒙山县)被封为南王,驻守莫家村,负责州城南面的防务。1852年,太平军从永安突围时,冯云山和萧朝贵组织三冲反击战,创造中国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。他的事迹在民间流传颇多,人们甚至用他的名字作地名,至今在蒙山县长坪乡还有冯王点兵台和冯王槽。18525月,冯云山在进攻全州时中炮受伤,六月初十在蓑衣渡去世。

冯云山创制《太平天历》,订立《太平军目》、《太平官制》、《太平礼制》等,是太平天国政权的设计师。

萧朝贵

萧朝贵(1820—1852),广西武宣县人。家境贫苦,到桂平紫荆山区靠种山、烧炭艰难度日,后加入拜上帝会。

1851年,参加金田起义,是太平军核心领导人之一。同年9月,率领先锋部队攻克永安州城。在永安州期间,萧朝贵被封为西王,率军驻守团冠岭,负责西线防务,多次击退清军的进攻。l852年,太平军从永安突围北上,萧朝贵担负反击清军追袭的重任。他和南王冯云山一起,组织三冲反击战,聚歼清军主力5000多人,为太平军解除后顾之忧。12月,萧朝贵在进攻长沙的战斗中被炮弹击中胸部,壮烈牺牲,年仅32岁。

杨秀清

杨秀清(18201856),广西桂平紫荆山平隘新村(今东王冲)人。

杨家世代以种山、烧炭为业。杨秀清父母早亡,很小就成了孤儿。后来他接受冯云山传播的思想,加入拜上帝会。1851年,参与领导金田起义,在战斗中表现出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,成为太平军有胆有识的军事统帅。同年9月,指挥太平军攻克永安州,被天王洪秀全封为东王,节制西、南、北、翼四王。次年率军突围北上,1853年攻克金陵,为巩固太平天国政权,发动北伐和西征。1856年,在天京事变中被韦昌辉杀害。

在永安州期间,杨秀清坐镇州城,指挥各条战线对敌作战。他谋略过人,指挥得当,并及时识破奸细,清除内奸,使太平军面对清军的重重围困,依然能在弹丸之地坚守半年之久,最后成功突围。

韦昌辉

韦昌辉(18231856),广西桂平金田镇人,原名韦政,出身地主兼典当商之家,比较富裕。1848加入拜上帝会,与洪秀全、冯云山结为兄弟。韦昌辉倾尽家财支持拜上帝会,1851年参加金田起义,任后护又副军师,领右军主将。在永安州期间,被封为北王,负责天朝北面的防务,率军多次击退清军进攻。 

1856年,洪秀全与杨秀清矛盾激化,洪秀全密令韦昌辉回京诛杀杨秀清。韦昌辉受诏后,率精锐3000人星夜赶回天京,杀害杨秀清及其亲人、部属两万多人。韦昌辉滥杀无辜,引起天京军民极大愤慨。洪秀全下令抓捕韦昌辉,处以五马分尸的极刑。

在太平天国早期,韦昌辉是有功劳的,但他野心勃勃,最终害人害己。

石达开

石达开(18301863),广西贵县(今贵港市)人,太平天国名将,中国近代著名的军事家、政治家、武学名家。

  石达开出生于一个小康之家,幼年丧父, 16岁加入拜上帝会。1851年,率4000余人参加金田起义,任左军主将。在永安州期间,被封为翼王,驻扎东乡,负责东线防务,曾率军在姑苏冲口击退进犯的清军,保卫太平天国的大后方。

1852年,萧朝贵阵亡后,石达开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军事才能。他率部28天挺进1800多里,战无不胜,令清军闻风丧胆,把他称作“石敢当”。 石达开具有远见卓识,注重建立根据地,为巩固天京政权打下坚实基础。

1856年,天京事变后,石达开奉诏回京主持政务。他深孚众望,被军民尊为“义王”。但洪秀全对他心生疑忌,百般牵制,甚至意图加害。1857年,石达开被迫离京出走。离开天京后,他率部转战数省,浴血奋战,多次重创清军,1863年兵败大渡河被俘,在成都从容就义,年仅33岁。

简又文

简又文(18961978广东新会人,著名历史学家。曾就读美国芝加哥大学,获文学硕士学位。回国后历任山东盐运使、铁道部参事、立法委员。1936年创办颇负盛名的文史刊物《逸经》。1938年在香港与林语堂等创办《大风》旬刊。1945年倡办广东文献馆。1949年去香港定居。受聘为香港大学东方文化研究院研究员美国耶鲁大学客座研究员。1978年在香港寓所逝世。

1944年,简又文带家人到蒙山躲避战乱,写有《违难蒙山》一文,详细记录了在蒙山避难的艰辛经历。在蒙山期间,简又文得到陈信玉、陈文统(梁羽生)父子的照顾。陈文统正式拜简又文为师,两人在患难中培养了深厚的感情。简又文悉心指导陈文统的学习,对陈文统的成长和文学创作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。

饶宗颐

饶宗颐,1917年生,广东潮州人,著名国学大师

饶宗颐在大富之家,家中藏书达十余万卷。幼年就酷爱文艺,18岁续成其父所著《潮州艺文志》,刊于《岭南学报》。曾任无锡国修学校、广东文理学院、华南大学等教授。1949年移居香港,曾到印度新加坡、美国、法国等国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

饶宗颐学问几乎涵盖国学的各个方面,且都取得显著成就,并且精通梵文。在敦煌学、甲骨文学的研究成果,被公认为海外汉学界的扛鼎之作。学术界称他为国际瞩目的汉学泰斗整个亚洲文化的骄傲。香港大学设有“饶宗颐学术馆”,潮州市政府也在其家乡修建了饶宗颐学术馆2010年,被聘为中央文史馆馆员。 

1944年夏,饶宗颐无锡国学专修学校疏散到蒙山。当时有不少专家学者来到蒙山,县里趁机创办黄花学院,请饶宗颐等学者给学生授课,钟文典、陈文统(梁羽生)等人都曾得到饶宗颐的指导。饶宗颐在蒙山避难时历尽艰辛,他写了20多首诗,记录当时的情景。

2009年,饶宗颐被蒙山旅游局聘为梁羽生书苑顾问,并欣然题写苑名。

赞助商提供的广告
纠错信息:( 已有 1 人发表纠错信息 )
电话:010-61744288 传真:010-61744588 邮箱:union#ccoo.cn
地址:北京昌平区北七家宏福11号院创意空间305-308 邮编:
Copyright © 2004-2024 北京城市联盟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  技术支持:城市联盟
不良信息举报中心
='{"id":"10"}'>